沙河源公园前身是大西南建材城,历史上作为成都的水运枢纽。场地内遗留的木材加工业的记忆,构成独具特色的场地特征。设计基于城市可持续性的视角,思考新时代下工业遗产的景观更新与功能转型,以此提出大西南建材厂的景观再生策略。在充分保护场地内遗留的工业遗产和历史风貌的基础上,采用低干扰措施优化原始生态环境,并融入适应现代生活方式的城市功能。沙河源公园项目解决了工业遗产保护与城市转型发展的矛盾,将城市中问题聚集的失落空间转变为具有独特场所精神的绿色空间,从而成为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典例之一。

沙河源公园所在地历史上是成都水运木材的重要枢纽,城市发展建设带来了水运的繁忙,成千上万的漂木昼夜不息地流动运输,促成成都木业空前繁荣。于1953年建设贮木场,1998年正式更名为大西南建材城。但随经济的发展,市场本身出现与城市发展不协调的地方,空间结构与社会环境的矛盾,历史遗存与发展更新的对抗,使得场地成为城市中的失落空间。2012年成都启动北城改造工程,将大西南建材城由此搬离市区,原址成为集居住,商业,公园的城市综合体项目。 2019年6月公园首先开放,为市民提供了全新的公共开放空间。在设计中,最大程度的尊重场地,保留原始生态环境,转型融入现代生活方式。包括以原木为叙事原点的场所记忆转译系统,自然生长的绿色生态系统以及多元开放的公众参与活动。同时,场地位于锦江绿道规划带中,沙河源公园的建立,形成了连续的城市绿廊。

设计目标

基于城市可持续性的视角,将场地记忆与生态环境相融合,通过适应现代城市生活方式的转型,延续大西南建材城的历史文脉,将城市中问题聚集的失落空间转变为具有独特场所精神的活力绿色空间。

设计概念

设计团队充分挖掘了木材厂的历史记忆演变历程,提炼场地元素,提出“林-木-人”的设计概念,重塑场所中土地、记忆与人的相互联结,重新焕发场地精神。

设计干预

  1. 融合演绎场地的历史与文化 见证场地发展演变的重要因素:木,是代表这片土地情怀的场地记忆。以原木为叙事原点,对场所的历史与记忆进行转译。通过“木材料-木运输-木加工-木储存”的木材演替轮回,建构“ 林-木-人“的关系,回溯从历史上的水运枢纽到木材厂到公园的转变历程。 设计最大化保留场地曾用来运输木材的遗留铁轨,将其转化为连接场地木材文化景观节点的历史记忆轴线, 同时也作为木材运输环节的展示节点。木桩迷宫和堆木乐园,储木池依次展现了木材使用和储存的环节,重建了与场地历史之间的联系,并融入市民活动空间。仿木廊架将木材文化以另一种形式储存在场地中, 仿佛车站的月台般, 成为了连接沙河源公园过去与未来中转的站点。在人与景观的互动中唤起历史上关于这片土地的集体记忆,塑造沙河源公园的场所精神。
  2. 重塑人与自然的关系 公园是城市绿廊的重要节点,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运用系列低干扰措施优化原始生态环境。以保留河道周边的现状大树为基础,并从生态系统,季相变化,空间视线,植物色彩,四个方面,完善滨河植物组团的群落结构,营造多样的动植物生境。 在水环境维持与提升策略方面:首先,公园引入沙河来联通城市水系,允许河水进入场地,并且在公园地势最低处建立生态湖泊,在暴雨或洪水时可调节水位,来恢复场地原本的滞洪功能。其次,雨水径流经过生态草沟,雨水花园,湿地、生态溪流、滞留草坪等一系列海绵设施补给生态湖,同时也确保回到河流的溢流水得到净化和过滤。湖底水下森林的设计为水生物多样性提供了条件,兼具景观与生态价值。
  3. 打造以人文为本的,多功能复合的空间 过去车行为导向的城市开发,使得北部市政桥主要服务于货车通行,但随着场地功能转型,为营造步行友好、安全舒适的高品质城市空间,将桥转化为自行车道和人行友好的步道,完善城市慢性体系。通过增加绿色空间来缩小尺度,软化场地的硬质感,同时引导人车分流,增添景观基础设施,提供多元休闲的活动空间。除此之外,在场地的转型历程中,周边居住区存在人群多元化与差异化的发展趋势,不同社群体聚集于此,为满足不同人群诉求,促进社会公平,公园提供了多功能复合的活动空间。

沙河源公园以充满特色的设计展露场地独有个性,在古老的历史上构筑未来,以人为本,同时尊重木业遗绪的价值,与城市快速发展的步伐接轨,解决了工业遗产保护与城市转型发展的矛盾。每一个细节都以独具特色的场地历史和可持续发展原则为基础,成功地将城市中问题聚集的失落空间转变为具有独特场所精神的活力绿色空间,从而成为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典范案例之一。